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是一个万亿美元的市场,其中有很多投资机会在10 ~ 20万的价格区间,中国品牌电动车有着非常领先的优势
长城汽车,广汽集团等车企近期市场表现强劲事实上,一些汽车公司在过去三年里一直表现得像长期多头对于目前年销量超过2000万辆的乘用车市场来说,整体规模是几万亿,其中机会很多
对于自主和合资车企来说,去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为38%,合资品牌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如果不包括电动汽车,自有品牌燃油车的份额将会更低这反映出依靠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在市场份额上有一定优势与市场水平相对应,车企估值呈现分层趋势,受益于中长期电气化和智能化的双驱动,自主车企将持续走高,弯道超车
车企市值排名发生重大变化。
显示估价分层
过去五年,a股车企市值排名发生了巨大变化2017年9月,排名前三的a股车企分别是SAIC,广汽集团和比亚迪截至2021年9月初,排名前三的a股汽车公司是比亚迪,长城汽车和SAIC比亚迪和长城汽车都出现了快速的市值增长,而上汽等车企的市值却显示出停滞或萎缩的状态
我认为,不同车企市值表现显著分化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车企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带来估值切换目前,与合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弯道超车的确定性更大,因此自主品牌头部车企获得更明显的估值抬升第二,最近几年来,无论是对于燃油车还是电动车的研发,自主品牌车企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产品周期的掌控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第三个因素体现在智能的布局上,比如长城,长安等车企,它们在智能方面更好的布局也获得了更高的市场溢价
最后一点主要体现在国内车企对豪华车领域的持续渗透中国豪华车市场接近万亿美元水平,但在庞大且利润丰厚的豪华车市场中,并没有大盘股公司诞生,这主要与BBA垄断豪华车市场有关可是,最近几年来,无论是低端车还是豪华车,中国电动汽车品牌都在弯道超车在豪华车领域,蔚来,理想等车企逐渐崛起比如30万元以上级别的理想汽车,月销量就能达到1万台,非常成功如果未来中国品牌能够在奢侈品牌市场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市场将给予头部公司更高的市场溢价
目前,车企估值的分层非常明显比亚迪,长城汽车等车企静态市盈率较高相比之下,长安汽车,江淮汽车,广汽集团和上汽集团的估值相对较低
笔者认为,不能从静态角度看待头部车企估值过高的现象以比亚迪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比亚迪汽车的销量基本上每个月都在创新高,在DMI车型产能攀升后,销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对其折旧摊销带来很大的边际改善当规模效应更加明显时,业绩弹性也会增加因此,比亚迪目前的估值可以匹配其未来几年的表现
此外,长城汽车之所以被给予高估值,是因为市场也有相对较高的业绩预期,这更多是基于其未来业绩的潜在释放弹性以长城汽车推出的爆款车型坦克300为例,坦克300订单量很大,但由于缺芯,销量并没有得到有效跟进和放大
对于目前估值相对较低的车企来说,主要与自主品牌崛起,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宏观背景有关伴随着自主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将进一步抢占合资汽车市场份额比如上述汽车集团虽然利润很高,但其主要利润并不来自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而是来自合资品牌,这会影响其估值
独立车企的竞争优势凸显。
向新能源转型的巨大机遇。
特斯拉的鲶鱼效应进一步凸显如果对近几年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定性分析,我们会发现特斯拉的国产对整个电动车行业和整个C端都有很大的影响
与特斯拉相比,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有很多竞争优势,比如更本土化,拥有本土化的设计团队,在产品开发,洞察用户体验,本土智能驾驶等方面更符合中国特色另外,从反应速度来看,本土车企比特斯拉更有优势
此外,在本土新能源汽车的梯队中,笔者认为以下几类车企未来仍具有较大的市值增长潜力一是制度优势灵活的企业,如制定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的车企,包括国有企业中激励机制相对较好的车企,二是对市场和消费者有深度洞察的企业,主要体现在对未来方向的判断上,比如纯电动汽车和高端电动汽车,未来三到五年可能更具竞争优势,三是产品周期长的企业可能仍有市场价值提升空间,比如未来一两年可能会推出很多重型电动车产品或高端汽车产品的企业,最后是在电气化和智能化领域拥有众多核心技术的车企
电气化背景下,传统车企加速向新能源转型,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从机会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传统车企渠道优势明显,一旦推出新产品,就能立即触达消费者,不用担心渠道的缺点,另外,传统车企经过多年积累,积累了深厚的造车经验,具备良好的产品管控能力,比造车新势力更有优势再者,传统车企的成本优势也很明显
从挑战来看,由于电动车行业的迭代速度非常快,有的企业两三年就做一次大的迭代,有的甚至一年一次对于传统燃油车来说,过去的迭代周期可能是5年左右,而合资,外资企业的R&D效率会相对较低,因为大部分R&D不在中国因此,这也是合资车企或传统车企可能面临的巨大挑战
另外,电动车是一个全新的品类,需要一些新的思维来销售,但传统车企在营销层面会存在一定的短板新的车企,比如电动汽车头部新势力,尤其具有互联网背景的车企,对消费者心智的把控可能更加充分,对于如何把一件好的产品推给消费者,如何更好的去做营销,具有更新的思维模式但整体来讲,传统车企向新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机遇大于挑战
在10万~20万元以及20万以上的市场中,自主车企均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但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也可能会出现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的分化相较于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由于具备较好的成本管控优势,在经济型电车领域会相对具有领先优势,因为经济型电动车的消费者更看重性价比对于造车新势力,产品定义,品牌定义能力比较强,在高端电动车领域潜在机遇更多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