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木偶剧团成立于1951年12月1977年4月,12岁的李新贤加入了剧团从此,他与布偶结下了40多年的不解之缘他经历了木偶剧团艰难的发展时期,也见证了从2006年五华布袋戏申报非遗并再次发扬光大的过程他总是与木偶剧团共进退,也为了扭转剧团人员流失的局面,积极革新传统节目,苦练木偶书法,响应国家号召他在传承一线耕耘多年,把五华布袋戏带进校园,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发扬光大,培养更多年轻一代传承下去
带着爱加入木偶剧团。
李新贤坦言,那很难练,但也是最基本的流程如果不坚持这个过程的训练,木偶就提不好此外,李新贤还练习了拐杖线规,四线规,六线规等一系列基本功他凭着对木偶戏的热爱,日复一日坚持艰苦枯燥的训练,逐渐从一名练习生成长为全剧团挑大梁的角色五华木偶戏也因此成为他持续了40多年的职业
在许多地方展示,以推广传统文化。
五华木偶剧团自成立以来,每年排练百余个剧目,演出数百场20世纪初,五华木偶剧团走遍了五华镇及邻近地区如揭阳,陆丰,海丰,潮州,汕头,东江等地1930年后,五华木偶剧团漂洋过海,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迪拜,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演出2019年,李新贤参加国务院侨办主办的中华文化天堂迪拜营,赴迪拜开展五华布袋戏教学李新贤说,在半个月的时间里,面对那些新来的留学生,你得让他们学点东西,这需要动脑子在训练过程中,李新贤会记下比较了解的学生,在收营时选择这些学生进行排练,最后完成汇报表演通过亲身的学习和表演,让中国的孩子和一些外国的孩子了解五华布袋戏这种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木偶剧团的演出通常是传统剧目,如《水淹金山》,《城里花》,《天宫》最近几年来,增加了《北京的金山》等现代剧目2020年创作的红色布袋戏《沙家浜郅都》入选第十四届广东艺术节小舞台艺术作品小剧场展演节目,成为梅州唯一入选项目时至今日,木偶训练院依然奔跑在演出的第一线,走进村镇和社区,在周边地区进行公益演出
创新传统节目引领木偶挥发
2012年,五华木偶剧团转型为国家一流机构五华县木偶培训学院在此之前,五华木偶剧团是国家二类事业单位,属于差额拨款因此,剧团经常需要在各地演出,以获得一些收入可是,微薄的工资几乎无法满足戏班成员的生计,为了养家糊口,成员们纷纷离开戏班演员的流失导致一些较大型的传统剧目无法演出这让李新贤意识到,要想把五华木偶戏传承好,必须创新节目,提升知名度,打开市场于是在2000年,他通过反复研究和实践,终于让之前没有写字动作的布偶真正泼墨,并创作了新节目《布偶书法》,在第五届国际木偶节上一鸣惊人,进一步推动了五华布偶的知名度这样一个节目的创新研究,背后是李新贤的努力
五华木偶是一个高大的人物,在结构上几乎完全模仿人体的构造四肢关节用丝线捆扎,丝线错综复杂,如人体的骨骼,经络,灵活敏捷,能为而不能为一个木偶一般由14根线控制,在头,背,胸,手,脚上安装线点即可完成基本动作而要让木偶像人一样写书法,完成蘸墨,提笔,运笔等动作,仅仅依靠原有的结构是远远不够的李新贤想到了增加木偶线点,改变原有线点的方法,把手腕上的原有线点改到了侧面结果人一抓笔,手指一挑,木偶就反转,他就能卡在笔里同时,他必须控制手的力量,使木偶能自由摆动
在李新贤的指导下,栩栩如生的布偶在纸上泼墨,动作行云流水,书法如龙,雍容华贵但李新贤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其实他到现在都不会写书法为了练好木偶书法,他每天背着三公斤重的木偶练习字体,训练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他只练了几个月的字体也是悟性,悟性加技术,李新贤笑着说
担起重任,在校园里开设木偶班。
2018年5月,李新贤从木偶培训学院退休,调入五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事相关工作作为五华提线木偶国家级传承人,五华提线木偶第十一个传承人,李新贤一直努力在传承的第一线他积极响应五华县的传承人传承日今年2月22日至5月23日,每周二至周四定期到校园开展布偶教学在此之前,他还主动联系了五华县第三小学和第一小学,与这两所学校合作开设木偶戏班,分年级授课李新贤说,去学校传承,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能够培养后一代对这种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所以我们从小学就开始传播国家也有这样的要求
李新贤坦言,孩子们真的很用心毕竟是传统的手工艺技术,很难上手,但是现在他们可以慢慢表演了现在他们的表现非常好
除了在小学开设布袋戏班,学院现在还积极招收年轻学生,培养五华布袋戏的接班人最新招募的都是十几二十岁的,最大的才23岁都是出于对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的热爱而投身于这个行业李新贤说,以后五华布袋戏的传承和发展就靠这些人来传承了像我们这样的人都将在后年退休,所以我们需要他们加入我们
在李新贤看来,一个演员要演好木偶戏,基本功一定要扎实,唱腔唱腔要过得去另外,在演角色的时候,要能够理解角色的内心感受,技巧和对角色的理解两者缺一不可孩子是接班人,要靠得住练好自己的技术,别说是发扬光大了最起码,如果他们什么都知道,就可以传下去谈及五华木偶的传承,李新贤强调,后辈要把应该知道的知识都继承下来,然后好好训练技艺代代相传,就不会被破坏
非小科普:
五华布袋戏又称木偶戏,吊丝戏,是广东梅州的传统戏剧明初从福建传入,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乌提布偶造型精致,高约90cm,操纵布偶的线有14到30多根其演唱音乐以中文为主,有客家山歌,山歌,采茶调等,对话是客家话或普通话曲调优美,激情奔放,优美动人,五提布袋戏共有106个剧目,内容非常丰富剧目包括以民间故事,传说和历史人物为主题的传记剧和歌舞杂耍剧五华布袋戏的表演技巧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创造了许多独特的绝技它是岭南民间戏曲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智慧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其影响已扩展到其他艺术领域,在内地演出剧目或被拍成长篇电视剧,或被香港拍成电影舞台艺术片,甚至法国也拍了电影纪录片,在港澳,东南亚,欧洲都很有名气
2006年5月,五华提线木偶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7年8月,被广东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广东省九大稀有剧种之一2008年6月,五华提线木偶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