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国务院批准试点设立黄金淘汰公司至今,已有十余年十几年来,消费市场的形势不断变化,性能前三的席位也在不断变化2022年中报最新数据显示,招联消费金融和兴业消费金融业绩排名前两位,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招联的消费金融资产规模达到了两个产业消费金融之多
性能争议
从最直观的业绩数据来看,2022年上半年,招联消费金融营业收入为84.16亿元,去年同期为73.9亿元,同比增长13.88%,净利润19.37亿元,去年同期为15.42亿元,同比增长25.62%报告期内,工业消费金融营业收入47.6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8.69亿元增长23.15%,净利润11.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24亿元增长12.31%
北京商报今日进一步发现,虽然2022年上半年这两家消费金融机构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两位数的增长,但增速较2021年上半年明显回落其中,去年同期招联消费金融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2.7%和166.7%,工业消费金融两项数据分别为30.62%和92.48%
鉴于两家机构上半年的表现,北京商报今日记者分别从两家机构了解到对此,招联消费金融回应称,上半年,面对多重外部风险因素,公司提前预期风险并积极应对,提升运营效率,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收入和利润的稳定增长,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可控
两家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业绩仍保持增长,是消费金融银行总行机构越强越强的具体体现,而增速同比下滑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渠道纠纷
离线模式自然更有优势凭借精准,下沉的特点,2019年以来,兴业消费金融凭借庞大的线下团队成为业内公认的黑马兴业消费金融也指出,小金公司的市场定位是下沉客户,与传统银行客户互补,错位竞争
缺点也不容忽视近三年来,由于疫情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些专注于线下渠道的消费金融公司面临较大冲击,当地的地推团队正在分崩离析还有一些刚开业的消金公司,线下已经布局好了,然后就草草收手了归根结底,重视人力的模式导致获客成本高,容易削弱公司的盈利能力
另有知情人士向今日北京商业指出,运营机构广泛铺设线下渠道的方式存在一些弊端主要原因是相比线上管理风控体系,线下人员管理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所以相关机构也会以业务平衡调整为主
纯线上模式也有弊端如今,线上获客红利逐渐消失,线上获客成本不断增加,各消费金融公司对流量的争夺日趋激烈线上获客的成本越来越接近线下获客的成本,在某些领域甚至高于线下获客一位消费行业分析师如此表示
主营线上招聘的消费金融并没有放弃线下渠道的拓展2021年以来,线下新闻不时传出
日前,北京商报今日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招联的消费金融线下渠道收效甚微目前相关业务已经全面关停,正在尝试新的业务对于线下业务的规划以及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北京商报今日记者也向招联的消费金融进行了了解,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对方回复不过,有消费金融行业从业者告诉记者,线下业务对于招联消费金融整体来说处于测试阶段,在其业务板块中占比有限,关停也是正常的业务调整
在招联消费金融的线下业务中,更多的是业务员面对面向用户介绍贷款产品最后,具体获批的额度和费率仍以线上风控为主,对线下业务发展有一定限制上述从业者补充道
前景争议
在谈到下一步的业务规划时,兴业消费金融回应称,公司致力于寻求线上线下的合理融合连消费金融提到,将依托纯线上风控模式,坚持稳中求进,打好组合拳
但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漫长磨合期。
零点研究院院长余百成表示,上半年疫情反复等因素对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和客户的还款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消费金融公司需要调整风控和催款策略,根据借款人的客户群和资产质量表现进行均衡安排
理财专家苏解释说,小金公司试图打开线下市场,背后是线上流量红利的高峰和线上获客费用的压力越来越大,优质业务增量面临考验但重资产模式带来的门店运营成本和线下人力成本也不容小觑对于依赖线下模式的烧钱公司来说,想要做好线上业务,也需要经历一个磨合期
一方面是业绩增速下滑,获客难度加大,行业竞争加剧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则是监管机构频频发力,给予消费信贷利好新市民,普惠金融,绿色金融都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的强项
在前述从业者看来,消费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本质上比较单一,在现有的行业格局下很难进行大规模的业务调整和转换更考验的是资金成本和现有客户的运营能力
余百成还提到,消费金融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多体现在综合能力的竞争,其中头部效应会更加明显除了技术层面,资金的分散性和成本,资产的客户质量和收益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合规管理能力等都是消费金融公司保持业绩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