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尚品 > 正文

智能手机出货量低于预期,行业开始萎缩了吗?

作者:叶子琪 2021-10-19 20:53  来源:C114通信网  阅读量:9488   
文章摘要
根据CounterpointResearch最新的全球智能手机季度出货量预测显示,在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4.1亿台,相比去年...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的全球智能手机季度出货量预测显示,在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4.1 亿台,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仅为6%,低于此前预测的9%,这其中自然是有疫情影响下的芯片短缺的影响,也与当前全球经济萎靡有不可或缺的关联性,但凭借此就能断定智能手机市场开始萎缩了吗?行业真的就没有发展空间了?

智能手机出货量低于预期,行业开始萎缩了吗?

从2007年苹果推出第一款智能手机并拉开了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以来,现阶段在智能手机硬件配置上已经是难有大的进步空间了,尤其是对于大多数的旗舰级别的智能手机来说,大家从最初的配置的对比,已经逐渐转变为外观设计、拍照功能以及屏幕上的争锋,也就是说一款旗舰手机之间的差距已经微乎其微了,就当前的几个品牌智能手机来说,旗舰手机的性能差异化并不明显。大家看重的无非就是品牌影响力,外观设计以及功能上的差别了。就增长乏力的市场来看,就真的开始走下坡路了?

智能手机新品是如何造出来的?

智能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慢的基本上是一年出一款新机,快的可能不到一个月就能出一款新机,但是不同厂商之间比拼的还是手机在功能和设计上的差别。你的手机产品到底表现如何,是由产品的配置性能、外观设计以及用户的倾向性选择共同决定的。而智能手机厂商能否快速推出一款新机型主要是取决于供应链、设计、系统优化、功能技术等几个方面的影响。

就拿小米MIX4来说,它首先要将手机的定位做出来,该手机到底要达到怎么样的水准,需要搭配哪些配件,各个配件之间的兼容性、功能性是不是能很好地体现出来。然后,重点攻克屏下摄像头技术的实现、陶瓷机身的成品率等等难题,这也是最耗费时间的。在样机成型之后,就要协调各个配件厂商,及时供货,打通供应链渠道,并开始进行手机的组装环节,保持一定的库存量。在这期间还要将产品的营销推广、发售等工作同步进行,保证产品能快速及时地进入市场,并将下一款产品的研发推入流程运作环节之中。

类似于小米、OV、华为这些都是有多条产品线在同时运作,每年可以推出多款机型。但是,苹果、一加等就不一样了,它们一年可能只推出一两款手机产品,这也是根据不同厂商的生产策略来决定的。最近几年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有很多小厂商没能抗住竞争压力而倒下了,这个就使得现有厂商在产品线的选择上颇为谨慎,每推出一款产品都是要经过多方考量。而一款手机从立项到发售上市至少也要经过一两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你在两年前的决策,会对现在的市场产品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也是为何现在市场中的新品手机变少的原因所在。

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缓慢,是多因素造成的结果

从产品的角度来讲,现阶段智能手机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特别是安卓手机,一款旗舰级别的手机足够使用三五年的时间,这就导致用户更换手机的需求和频率大大降低了。苹果手机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因为近两年的新款IPhone手机加入了5G功能,相信还有很多人再等几年才会更换新机。

除此之外,新科技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行业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比如今年兴起的ldquo;元宇宙rdquo;。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未来新科技产品会层出不穷地出来,用户的选择也会越来越多,智能手机并非是人们的唯一选择。大家在进行娱乐、购物、消费的时候,可以使用其他不同的科技产品,届时智能手机的存在感也会越来越低。

智能手机市场行情会出现反弹吗?

智能手机是当前人们最重要的日常工具之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市场饱和度已经是越来越高,就算是厂商不停地推出新品手机,人们更换新机的欲望也会逐年走低,这是商业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过去的十三四年里,智能手机从最初的单纯上网体验,到如今覆盖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一款产品了,它的上升空间也是很有限了。

但并不排除一些厂商推出几款更具科技感和划时代的产品,比如苹果推出真正100%全面屏的IPhone手机,更具智能化的手机系统,亦或者是操作性更强的成熟型的折叠屏手机等等,都可能会引发新一波的购机热潮。所以,智能手机的市场行情到底会如何发展,并不是确定的,它有很多变数,甚至于很可能超出我们大多数人的预料也未尝不可能。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Copyright 2014-2020 免责声明 http://www.cshy5.cn 网站首页| 投诉与建议 | 网站地图 | |备案号: 闽ICP备2022005363号-4 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