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创新推动“微治理”有声有色
瞄准小单元汇聚大平安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鲍静
“过去咱们这儿污水遍地,电线私搭乱接,做饭取暖烧煤污染大、隐患多;如今道路整洁了,电线入地了,天然气、暖气都通进家了,生活环境跟以前比有了天壤之别。”山西省朔州市西街村村民徐明喜滋滋地说着社区的新变化。
面对群众改善居住环境、治安环境的期盼与呼声,朔州市近年来瞄准老旧小区治理痛点和堵点,在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基础上,引导居民组建“微组织”、开展“微服务”、实行“微管理”,全面开展街道、社区、行业、单位等“微治理”活动,聚“微治”成“大治”,积“小安”成“大安”。今年以来,共排查整治治安问题237件。
老社区焕发新活力,“微治理”撬动乡风村貌大变样。
自2019年12月中央政法委全面启动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以来,各地各部门纷纷瞄准小单元,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行动坐标,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服务下置,不断提高城乡社区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管理能力。
立足微观凝聚平安合力
夫妻之间经常吵闹扣6分,邻里见难不帮扣2分……这是安徽省宣城市“法治家庭示范户”评分细则,从遵纪守法、家庭和睦、依法维权等八个方面制定“扣分项”,根据“六无”标准实行一票否决。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基层依法治理最基础和最有效的载体。增强全民法治观念,需要从家庭抓起。”宣城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说,宣城市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为牵引,打造“法治家庭”培育工程品牌,有效提高了法治社会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想要成为“法治家庭”并不容易,也非一劳永逸。据介绍,宣城市按照属地原则,每两年由各县市区组织一次复核,对于年度内居民家庭成员因发生违法犯罪,被依法处理的以及经群众评议不符合“法治家庭”标准的,取消其“法治家庭”资格。
“按照激励机制,法治家庭可以建立法治家庭授信档案,享受金农法治家庭贷。部分试点村建立‘普法微积分’,与子女教育、个人医疗、交通出行等福利挂钩,让诚信守法带来实实在在的法治红利。”宣城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宣城市将法治家庭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鼓励法治家庭成员充实到“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队伍中,协助开展村居法治宣传教育、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目前全市刑事案件发案、公共安全事故数逐年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逐年提升。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实践中,各地各部门纷纷立足微观,凝聚平安合力,在引导居民参与身边微小公共事务治理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以“微治理”谱写出服务民生的大文章。
黑龙江省大庆市在全市网格化管理基础上,推动“七彩志愿服务型”等特色社区品牌建设,创新组建“七彩志愿服务队”——赤、橙、黄、绿、青、蓝、紫七支巡逻队,吸纳辖区退休居民进行治安巡防,检查广场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的安全情况,排查路面道路的损坏情况,监控重点精神疾病人员等特殊人群,累计排查和反馈问题80多个。
江苏、湖南、江西等地从房前屋后实事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实施社区微更新、景观微改造、微议题讨论等,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
浙江、山东、河南等地聚焦小、急、难民生项目,瞄准社区居民生活的堵点、痛点问题,努力消除政府部门管理的死角、盲区。
问需于民用足“绣花功夫”
“说事”158835件,“解题”155055件,部门响应率100%、解决率97.6%、满意率97.8%。
这是河北省廊坊市委政法委自2020年4月启动“群众说事、干部解题”工作机制建设以来取得的一份亮眼成绩单。
这项机制依托综治中心工作平台,将“问需于民”做实做细,广泛收集居民群众“微心愿”,通过平台交办督办、解决问题、结果反馈、群众评价,形成完整工作闭环,做到群众诉求一扇门受理、一条龙解决。
在“说事”上,线上线下结合。线上开通微信小程序、手机App、热线电话,线下设立121个乡(镇、街道)说事站、3420个村(社区)说事点、6300个说事箱,由乡镇、村街干部、网格员随时随地接受群众诉求,既开好“网店”又开好“实体店”。
在“解题”上,横向纵向联动。向上牵动县级部门,对事权不属乡级的,县级部门响应解决;向下延伸到村(社区),发挥近6000名网格员、4万余名网格辅助力量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运用村规民约,把大量小纠纷、小问题解决在家门口。
平台上线以来,全市关注人数达到110万,成为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2020年,全市信访量同比下降80%以上、诉讼量同比下降10%以上。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委政法委推进“综治中心+信息化+网格化”建设,引入推广“微连心”小程序作为服务群众、鼓励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便捷小平台,设置村社介绍、村(社区)事务公开、居民议事、平安问卷等版块,使群众方便将本人及身边发生的矛盾纠纷、治安隐患等烦心事忧心事揪心事上报至“微连心”,寻求网格员、村(社区)居委会及政府部门帮助。
浙江省嘉兴市委政法委则通过“微嘉园”平台建设,打造社情民意“传感器”,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截至目前,共及时回应解决群众问题68万多个,其中90%以上在村(社区)和网格层面有效解决。今年以来,244名村(社区)居民围绕社区垃圾分类、文体活动、小区建设等议题开展多次讨论,向社区提供意见建议373条,形成以基层民主为核心的社区公共事务协商机制,实现以“商”带“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政府“配菜”到百姓“点菜”,问需于民的“微治理”方式不仅高效解决民生大小事,也日渐成为拓宽群众参事议事渠道的主要载体。
延伸推广撬动共治“密码”
与其他现代化城市一样,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达90%、拥有374个城市社区的福建省厦门市,也曾面临邻里关系陌生化的“城市病”——部分居民对社区事务漠不关心,组织力量到了社区却沉不下去,物业、业委会、居民之间积累大量矛盾。
为化解这一难题,近年来,厦门市秉持远亲不如近邻理念,从强化组织建设入手,按照“一小区一支部”原则组建小区党支部,在小区设立楼道党小组,延伸设立党员楼长、党员中心户,形成“小区党支部—楼道党小组—党员楼长(中心)户”的小区党建格局。目前,全市共建立小区党支部1400多个,实现组织覆盖90%、工作覆盖100%。
福建省委政法委在充分总结提炼厦门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省推广“近邻”模式,建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900多个、新建或提升小区党群服务室(站)3600多个。派出34.5万名在职党员到居民社区小区报到,参与服务37.13万人次;对派出党员实行所在单位和社区小区党组织双向沟通、考核、激励、评价,在职党员的报到服务情况作为评先评优、提拔使用、晋级晋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让在职党员做到不仅“身入”而且“心入”,完成了冷漠“陌邻”向温暖“睦邻”的转身。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荆楚大地,湖北武汉紧急对本地社区治理网格化系统“武汉·微邻里”提档升级,为群众提供“肺炎自查上报”“预约心理辅导”等服务,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效助力。
武汉市委政法委以平台为依托,整合民警、医生、律师、党员、两代表一委员、物业和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共治力量进社区,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健全群众反映矛盾、基层解决矛盾的便捷渠道。部门间优势互补、资源盘活正在辐射延伸,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共治“同心圆”逐步形成。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惠民生。
当前,各地各部门坚持系统思维,创新推动“微治理”,打通市域“微循环”,努力实现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社区治理手段精细化、社区治理智慧化,努力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