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潘向东:A股行情的延续,仍有赖于政策的发力和增量资金的流入

作者:肖鸥 2024-10-09 19:02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7495   
文章摘要
自从9middot;24新政以来,上证指数上演六连阳后,10月9日,A股市场三大指数全天大幅调整,创业板指领跌。 截至收盘,Wind数据显...

自从9middot;24新政以来,上证指数上演六连阳后,10月9日,A股市场三大指数全天大幅调整,创业板指领跌。

截至收盘,Wind数据显示,上证指数跌6.62%,收于3258.86点。深证成指跌8.15%,创业板指跌10.59%。

此外,A股市场整体上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5000只个股下跌,逾3000只个股跌超9%,上涨个股不足300只。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94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5121亿。

从9月24日至10月8日,上证指数连续六个交易日上涨近27%。不过,国庆节后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开盘冲高超10%后回调,截至当日收盘,仅上涨4.59%。10月9日,上证指数再次大幅回调。

A股行情延续下去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和条件?10月9日,经济观察网对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进行了专访。潘向东认为,目前市场在政策提振下出现了快速拉升,是投资者在过去A股被极度抑制的条件下的反应。随之而来一些获利了结的投资行为可能会让市场大幅波动。

潘向东表示,市场快速上涨后,驱动因素转变为流动性和增量资金,且市场预期走在基本面验证之前,因此接下来A股行情的延续,仍有赖于政策的发力和增量资金的流入。进入四季度,政策层面进入密集披露期,无论是政治局会议、还是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有望进一步强化稳增长政策的预期。

经济观察网:从9middot;24新政开始,A股市场进入了疯狂上涨模式。5个交易日上涨超21%。你认为现在是牛市吗?你觉得这一波行情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

潘向东:近期出现了市场的大幅上涨,从国庆前市场的拉满,很多人想到的是非理性繁荣,属于美国降息、人民币升值下的短期反应。但在国庆休假期间,作为相对的理性美国市场和香港市场,同样出现了中国资产的快速上涨,这说明,不是国内投资者有多非理性,而是全球的投资者对于我国这次稳增长政策转变的长期看好,也是对中国资产处于价值洼地的认可。

经济观察网:你觉得这一轮行情的启动的原因和逻辑有哪些?

经济观察网:回顾此轮市场的暴涨与2014mdash;2015年,或者2008年的牛市行情,你觉得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

潘向东:相同点在于市场信心得到快速且大幅地提升,驱动行情出现急速上行。不同点在于2014mdash;2015年,或者2008年时的牛市行情,与此轮市场暴涨的宏观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体现在:当前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的出清和持续扩表稳增长,能用的政策空间并不像过去那么足,特别与2008年相比。所以每一项政策的出台,都值得反复论证和谨慎推出,最好出台的政策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所以要珍惜还留有空间的抓手。而从目前的国情来看,资本市场属于一个不错的抓手。资产市场的稳住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都是积极的,有助于避免居民资产负债表的衰退,有利于稳住信心,同时也稳住了信贷市场。同时,资产市场的活跃能有效地避免陷入流动性紧缩。

经济观察网:从稳市场到稳经济,下一步,你觉得财政政策还有哪些发力方向?

潘向东:财政方面,进一步增加预算、扩大赤字,增发特别国债等都是发力的方向。加快既有财政资源的落地;扩大专项债的使用范围,比如存量住房收储;进一步调整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使用范围,用于对当下经济拉动较快、微观预期影响较大的领域等,都是值得可期的财政工具箱选项。

经济观察网:市场暴涨的同时,经济基本面尚未发生改变,部分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仍然亏损。你如何理解此轮牛市与基本面的关系?

潘向东:此轮牛市与基本面关系不大,股市表现已经超过基本面,更多是政策提振驱动下的交易。从经济数据来看,8月份我国主要经济数据依旧呈现低迷,市场悲观情绪浓厚,地方财政压力较大,完成全年GDP 5%增长目标压力仍存。随着近期政策密集落地,且多部门协同,集中发力,若后续基本面证实复苏,经济数据证明政策发力有效,则市场有望迎来盈利增长驱动的持续牛市行情。

经济观察网:市场的暴涨暴跌需要引起警惕。对于A股的投资者和监管部门,你有哪些建议?

潘向东:首先,对于投资者而言,建议理性参与。一方面,短期过快上涨可能会滋生新的风险。市场上涨一定点位后保持警惕。同时,由于暴涨暴跌是最伤投资者的信心,所以如何把储备政策做好,让市场快速拉升之后出现慢牛的行情,这是未来作为呵护这市场的决策者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作为监管部门,需要通过运用储备的政策工具,让市场上升的速度平稳下来,实现股市快速拉升之后平稳着陆,让快牛演变为慢牛,从而成为中国经济复苏的一个突破口。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Copyright 2014-2020 免责声明 http://www.cshy5.cn 网站首页| 投诉与建议 | 网站地图 | |备案号: 闽ICP备2022005363号-4 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