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崔东树:全国新能源乘用车2024年11月零售126万辆渗透率52%

作者:叶子琪 2024-12-13 04:24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15828   
文章摘要
智通财经APP获悉,12月12日,崔东树发文称,2024年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呈现持续环比走强的拉升态势,11月零售126万辆渗透率52%。...

智通财经APP获悉,12月12日,崔东树发文称,2024年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呈现持续环比走强的拉升态势,11月零售126万辆渗透率52%。随着年初的增程式强势增长,8月以来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推动经济型电动车和的入门级插混的爆发增长,形成2024年新能源车越走越强的良好表现。今年车市增长的头部车企呈现自主品牌强者更强的特征,尤其是传统自主车企的新能源走势超越新势力,成为插混、纯电动、增程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的越来越多。

崔东树:全国新能源乘用车2024年11月零售126万辆渗透率52%

一、新能源乘用车总体走势

1. 2024年11月新能源车批发很强

2024年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43万辆,超越历史最高水平。 由于春节因素和降价干扰,1月的新能源走势较弱,2月回落较大,年初的新能源走势不强。3-8月市场逐步恢复增长,政策补贴驱动9-11月环比增长巨大,持续突破月度历史高点。

2023年以来由于锂和镍等原材料回落导致动力电池价格有下降的趋势,年初销量较低有利于企业年初减产,去历史库存,3月开始实现新品销量的持续增量。

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达到143万辆,同比增长回升到49%的表现较好,与1-10月的增速35%相比是超强的增长,11月环比较快上涨4%。11月的批发增长相对零售较快,体现了市场的拉动生产销售效果明显。

2.全国新能源渗透率-批发

11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49%,较2023年11月38%的渗透率提升11个百分点。

11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65%;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5%;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6%。

11月传统车厂家批发同比下降4%,而新能源车零售同比上升63%,增速差距67个点,燃油车压力较大。

3.2024年11月新能源车零售增速强

2024年11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126万辆,呈现11月强势增长的良好状态,连续4个月创出历史各月度新高。

由于北京放号,5-7月新增需求释放的效果明显,且部分降价观望群体开始购车.8月开始的报废更新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新能源小车补贴较高,加大了购买新能源的热情释放。

2023年累计零售775万辆,同比增长36%。2024年1-11月新能源车的零售959万辆,增41%的走势相对较强,高于2023年的35%的增速,这是很不错的表现。

11月增速49%的表现超强,实现新能源车连续3年的超高增长,新能源的增长动力持续较强。

4. 全国新能源渗透率-零售

1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52.1%,较去年同期渗透率提升12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保持在50%以上的渗透率。

11月国内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73%;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3%;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7%。

11月传统车零售同比下降9%,而新能源车零售同比上升65%,相差74个点,燃油车税负重,压力较大。

5. 2024年11月新能源车出口回落较大

2024年11月新能源车出口8万辆,月度环比大幅下降,与历年的月度走势规律相近。1-2月的出口低迷应该是受到海运等因素的影响,自主的出口在3月环比增长较大,4-6月自主部分车企出口面临欧洲的需求减弱而主动调整,7-10月的自主出口持续走强。

中国制造新能源产品品牌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由于海外认可度持续提升以及服务网络的完善,自主品牌纯电动主要面向发达国家市场,目前出现围堵中国新能源的现象,这是完全错误的,但我们也要冷静面对,主动调整,稳定预期。

2024年1-11月累计出口109万辆,同比增16%。从近期自主出口海外市场零售数据监控看,自主品牌在欧洲表现一般。在海外部分地区,除了传统出口车企的靓丽表现,近期新势力出口也逐步启动,海外市场也有数据开始显现,南美等的出口表现也在不断地改善,自主插混车型开始出口增长。2023年11月的出口高基数对出口影响不大,欧盟加征关税影响逐步淡化,中国成本竞争力仍是巨大的,未来几个月全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预计仍较高增长。

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结构分析

1、新能源车的厢型结构

11月各种动力形式增长相对均较好。其中11月纯电动零售销量75万辆,同比增长36%,环比增12%;11月狭义插混销量38万辆,同比增长93%,环比下降5%。

11月新能源零售结构中:纯电动60%、狭义插混30%、增程式10%。2023年11月为纯电动66%、狭义插混23%、增程式11%。2023年全年新能源零售结构中:纯电动67%、狭义插混25%、增程式9%。11月的插混和纯电动改善明显。

2、新能源车的级别-各级别相对均衡

11月各级别电动车销量分化,消费升级的态势很好。微型电动车较强增长。小型电动车需求偏弱,家庭第二辆车需求一般。小米为代表的高端新能源增长较强。

由于200公里以下微型电动车5月底免税政策截止,带来的是6-7月月均两万多台的短续航电动车急剧萎缩,导致6-7月纯电动市场低迷。随着补贴增加,受到报废更新政策驱动的9-11月纯电动A00级入门市场逐步恢复。报废更新补贴推动插混车型进一步分流燃油车需求。

3、新能源车的自主和新势力表现持续较强

从月度国内零售销量看, 纯电动自主加新势力11月表现超强。主力合资车企加传统豪华车的市场规模远低于特斯拉。

蔚来、哪吒、理想、零跑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和环比表现总体仍较强,尤其是蔚来、理想等表现较强,这也是细分市场赛道的优势。

自主品牌的纯电动市场占据较大优势,特斯拉是主要高端。近期插混的自主日益占据主导优势,增程成为自主和新势力的独享。

三、2024年11月新能源车主力厂家分化

1. 历年逐月新能源车主力厂家销量走势

在产品投放方面,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的“多线并举”策略的实施,市场基盘持续扩大,厂商新能源月度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厂商日益增多。10万台以上有三家企业,而且长安、奇瑞也在向10万台冲刺。

自主的企业占据绝对主力地位,但部分车企也出现累计销量下滑的持续压力,车企的走势分化相对明显。

今年与去年的新能源车主力车企变化不大,头部比亚迪没有变化,但吉利和五菱、长安实现对特斯拉反超变局。环比走势的头部企业增量很强,吉利、五菱和长安等纯电动表现较强。

2. 新能源乘用车车型批发表现

新能源车型走势相对较强,头部10个新能源车型销量均在3万以上,但也有同比和环比的明显下滑的车型。

四、2024年11月纯电动车市场分析

1. 纯电动主力厂家销量走势

近几年以来纯电动乘用车市场仍然是比亚迪、特斯拉和传统自主品牌为主的格局,但近期新势力表现明显改善。2024年11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多元化发力,大集团新能源表现分化。2024年11月纯电动车企表现强的是比亚迪、五菱、吉利汽车、特斯拉、埃安和长安汽车等。合资纯电动车企偏弱。

新势力的总体走势分化,蔚来、小鹏及零跑等较强,而部分纯电动的新势力总体表现一般。

2. 2024年11月纯电动主力车型批发

2024年11月纯电动车型表现相对较强的是海鸥、MODELY、宏光mini、五菱缤果、MODEL3、比亚迪元等产品。

微型电动车的比亚迪海鸥产品力超强,也符合入门需求,虽然前期五菱宏光mini的走势偏弱,但近期宏光mini和长安lumin明显改善,而且缤果等大幅走强,微型电动车的吉利熊猫mini、吉利星愿等新品表现不错。

五、插混市场分析

1. 插电混新能源车企业表现改善

2024年11月份插电混动市场走势分化,主要的厂家是比亚迪处于绝对领先,比亚迪由于销量较高,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等跟进比亚迪发展插混,比亚迪插混增量后的竞品积极跟进。近期吉利和长城新品的插混产品很有竞争力。

合资车企插混市场表现相对较弱。由于产业链差异,插电混动动力车型的部分合资企业表现相对优秀。近期欧系插混偏弱,豪华车的插混不强。

2. 插电混动主力车型批发较强

插电混合动力车型体现传统内资企业为主的特色。近期比亚迪宋、比亚迪秦、驱逐舰05等的销量较好。比亚迪的产品矩阵丰富,走势相对覆盖较大。欧美企业对豪华插混的市场重视不足,销量走势也相对平稳。

近期纯电动和插混出口车型走向欧洲市场的表现较好,比亚迪海豹等出口较多,形成欧洲新能源市场对中国插混的微幅拉动。

六、增程式市场分析

1. 增程式新能源车企业表现

增程式新能源车企业近期表现超强,理想与问界等表现较稳,但深蓝、阿维塔、零跑等部分车企出现阶段性爆发增长特征。11月深蓝的增程表现很好。零跑等增程产品持续较快增长。

2. 增程式新能源车型表现

金康赛力斯的增程表现超强,近期成为黑马。理想汽车推动增程式增长,实际用户的需求仍是纯电模式。

2024年11月的主力车型理想L6继续成为领军车型,问界M7走势也很好。主力车型市场竞争逐步激化,万台以上月销的车型已经有充分竞争,长安系增长也很好。

增程式电动车理想L6成为领军车型,理想L9的表现逐步放缓,销量结构向L7转移。说明消费者对低价端增程仍是有很好的接受度,增程式的性价比优势仍是很重要的。近期长安深蓝的增程、启源的纯电动也开始启动,形成差异特色。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Copyright 2014-2020 免责声明 http://www.cshy5.cn 网站首页| 投诉与建议 | 网站地图 | |备案号: 闽ICP备2022005363号-4 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