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非遗手艺人年产值100万元太难做到,非遗工坊评定能否降低门槛?

作者:山歌 2025-01-15 18:30  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17126   
文章摘要
“非遗工坊是我们郊区非遗项目传承人和乡村振兴工作的福音,但评定的门槛能否再放宽一些?”1月14日,在现场办理代表意见建议活动中,上海市人大代...

“非遗工坊是我们郊区非遗项目传承人和乡村振兴工作的福音,但评定的门槛能否再放宽一些?”1月14日,在现场办理代表意见建议活动中,上海市人大代表余思彦在市文旅局窗口获得了满意的答复。

非遗工坊是以传统工艺为重点,依托各类非遗项目,设立在本市郊区能够帮助本地人口学习传统技艺,促进就业增收的非遗生产、销售等场所,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形式。评上非遗工坊将有机会在人员交流、展示、传播等各多方面获得激励扶持。

然而,余思彦坦言,设立非遗工坊的其中一条认定条件为年销售额在100万至500万元之间,郊区许多非遗项目或非遗传承人的年销售额较难达到这个要求。“比如有些非遗传承人都是自己做手工,暂未实现批量生产,也没有商业化,因此较难达标。所以我向市文旅局提问的是,非遗工坊的评定能采用联合申报的形式,能更加接地气,更加市场化。”

对此,市文旅局工作人员回复称,非遗工坊可以采用联合申报制,前提是在符合其他标准的情况下,由某个特定的项目作为主体,并做好区域内其他小非遗项目的整合,即可联合申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Copyright 2014-2020 免责声明 http://www.cshy5.cn 网站首页| 投诉与建议 | 网站地图 | |备案号: 闽ICP备2022005363号-4 认证